總裝機2.26億千瓦的國家能源集團將如何走向未來?
新華社的“媒體大腦”在全國兩會上表現出色引得眾人驚嘆;北京市發放首批自動駕駛測試試驗用臨時號牌讓大家感慨……
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力實施,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項目不斷取得突破,神十一升天,蛟龍入海,航母遠洋,“北斗”顯威……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高速鐵路,共享單車,網絡購物,移動支付……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越來越便捷,越來越舒適,越來越美好……
作為黨的十九大之后央企能源改革重組的第一家示范單位,國家能源集團就是一個以創新著稱的企業,不斷以創新抓發展、謀未來。
What? 能源企業有啥好創新的?創不創新,能給你我的生活帶來啥不一樣的變化嗎?
唔,一句兩句說不清楚,咱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國家能源集團召開首屆科技大會
3月23日,國家能源集團召開了首屆科技創新大會,聚焦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發展方向,確定了科技創新工作在新時代國家能源集團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中的定位、目標和任務,這一天,距國家能源集團重組成立只有115天,不到四個月時間。
說他們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倒也是名不虛傳哦!
在今年元月份召開的工作會上,國家能源集團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確立了“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團”的戰略目標,確立了“創新、效益、安全、綠色、廉潔、幸福”六項核心理念。把創新放在了企業發展的首要位置。要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持續推進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管理模式與科技創新,激發科學發展的動力活力”。提出了九項治企方略,強調了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要求“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瞄準能源科技前沿,加快推進重大技術研發和集中攻關,實施國家重大專項,打造智慧企業,引領我國能源技術革命;轉變發展方式、優化布局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帶頭實施節能減排,實現能源清潔開發、清潔轉化、清潔供應。”
在首屆科技大會上,國家能源集團出臺了一系列科技創新工作決定和安排,以創新為引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積極謀劃從體量上世界最大企業向競爭力世界第一集團的發展路徑。瞄準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把科技創新工作從全盤統籌的思路開始落實到每一步扎實的行動。
劃重點,敲黑板!關鍵詞來了!
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
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
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
國家能源集團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能源供給的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
也就是說,讓傳統的能源清潔、低碳,讓新興能源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讓各類能源乘著智能快車生產的更快捷,更安全!
哎呀,想一想,也是蠻美好的一件事兒:既有藍天白云,花紅柳綠,又有能源供給源源不斷,你我現代生活自在享受。
不錯不錯。那國家能源集團到底準備具體怎么干呢?
全面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
明確未來一個時期科技創新工作的
總體思路和戰略目標
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切實增強黨對科技工作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按照總書記提出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總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能源技術發展趨勢,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重要作用,聚焦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發展方向,以高層次科技平臺建設為抓手,以激勵機制和研發模式創新為動力,以重大工程建設和技術升級為依托,以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和應用技術集成創新為重點,促進價值創造、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引領和促進高質量發展。
按照科技創新工作總體思路,國家能源集團科技創新工作在新時代的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是:新定位:
立足企業,為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團提供科技支撐和決策支持。引領行業,推進能源行業轉型升級、科學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服務國家,以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為抓手,創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為推進我國能源革命作出更大貢獻。面向世界,推動能源技術創新,搶占國際能源科技制高點。
新目標:
凝聚一流的創新人才,培育一流的創新能力,創造一流的科技成果,支撐一流的產業技術水平,培育一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流的科技品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行業科技進步,服務科技強國建設,推進世界能源技術革命,作出更大貢獻。
新任務:
緊緊圍繞國家能源安全,推進能源革命,堅持戰略引領、目標導向,加強頂層設計和布局,圍繞國家能源集團主營業務板塊,部署重大科技創新。積極承擔并高質量完成國家科技項目;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附加值,支撐產業轉型升級;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塑造集團科技品牌。
加強組織領導 抓好落實
開創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
強化科技創新,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責任重大,形勢緊迫,任務艱巨。國家能源集團高度重視,統籌推進,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確保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果,開創新局面。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
國家能源集團黨組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各級黨組織將全面加強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領導,定期研究、定期部署,積極推動落實科技強企重大舉措,解決好企業科技進步中的重大問題,確保科技創新工作的正確方向。要加大對重要創新項目的人、財、物投入力度,優選項目技術負責人,落實和用好科研投入。要加強對重要創新項目的檢查評估,加強考核激勵,使項目能落地、出成果。
二是強化戰略引領。
國家能源集團出臺《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的決定》,并將制定《2018-2020年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瞄準能源科技前沿,集中資源力量,加快推進重大關鍵技術研發和集中攻關,加速安全、綠色、高效、智能化的產業升級。將集中優勢力量,全力推進“面向2030—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項目,重點謀劃在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發、近零排放智能火電技術、煤炭清潔轉化等領域取得突破;聚焦智慧企業建設、高效智能路港航運、智能化規模化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術方向研究;加強軍民融合產品研發,加快推進“安全、綠色、智能”礦井開采示范工程等技術創新示范工程,提高核心業務的技術競爭力,支撐煤炭、電力、煤制油化工業務保持世界領先地位。面向能源科技前沿,布局好一批拓展能源資源利用形態的重點項目,培育孵化戰略新興產業。在規模化、低成本的頁巖氣、氫能、可燃冰等戰略性能源開發與利用領域實現重大技術進步,在建筑光伏、分布式能源、核能、煤炭伴生資源等領域實現產業化跨越,在規模化低成本水處理、海水淡化、智能控制等領域實現市場競爭力領先,推動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三是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國家能源集團將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組建集團“戰略科學家咨詢委員會”,請世界著名企業家、科學家為集團提供決策咨詢。成立集團“科學技術委員會”,對集團重大項目進行技術和經濟把關,推進培養高端科技人才。建立由專業研究院所、科技企業、專業板塊研發機構、基層廠礦組成的完善的科技創新研發、應用和推廣體系。持續完善和建設國家級研發平臺,聚焦集團發展前瞻性、戰略性、基礎性和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
四是推進實施重大科技項目。
充分發揮好低碳所、新能源院、電科院等科研院所和有關生產型企業優勢,重點依托國家能源集團1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積極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引領行業發展,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技術要求,主導技術發展的方向。
以“面向2030—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項目為載體,加快煤炭綠色開采、清潔高效利用的協同發展;依托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智能發電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加快新興產業發展進程。以與西弗吉尼亞州合作為機遇,依托北美研發中心、德國MCT等研發平臺,對涉及多學科交叉的頁巖氣化工、光伏等新興技術開展攻關。加強與國際能源署、美國勞倫斯實驗室等的合作,在前沿技術研發和能源戰略研究等領域開展國際化協同創新。
五是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為集團科技創新事業,提供政治堅定、業務素質過硬、技術水平精湛的各類創新人才。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第一資源,國家能源集團將培養、引進院士等各級各類科技人才,充分發揮首席科學家作用,繼續深化“首席師”制度,注重培養一線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形成梯隊合理、覆蓋面廣、滿足集團發展需要的科技人才隊伍。在科技領域開展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市場化薪酬、職業經理人選聘等試點改革。落實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有關政策,加快探索以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為核心的激勵機制。
六是積極培育創新文化。
著力打造“雙創”升級版,搭建創新平臺,動員廣大干部職工立足崗位,積極投身到創新實踐中。高度重視和支持創新,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和宣傳部門的作用,廣泛宣傳科技創新戰略,培育創新文化,營造鼓勵創新、尊重人才的工作氛圍。重視科研試錯的探索價值,健全容錯糾錯機制。
怎么樣?國家能源集團的科技創新工作的未來謀劃你了解了么?是不是很宏大!沒錯,制定如此宏達的計劃是有基礎的哦,國家能源集團是一家有料的企業。
回看國家能源集團
已有的科技創新工作成果
由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合并重組的國家能源集團擁有煤炭、常規發電、水電、新能源、化工、運輸、環保、金融等產業板塊,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截至2017年底,擁有煤炭產能4.8億噸,電力總裝機2.26億千瓦,自營鐵路2155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7億噸,自有船舶62艘,資產超過1.8萬億元。
目前擁有12個國家級研發平臺,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建成5個院士工作站;超低排放、火電DCS、低風速風機、礦井水保護利用、燃煤細顆粒物及前體物治理等十多項重大關鍵技術國際領先;直屬研發機構在燃煤污染物控制、能源梯級利用、發電裝備研制、廢水處理等關鍵技術開發方面充分發揮了骨干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國家能源集團的科技創新工作。集團建成了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400 萬噸級煤間接液化項目,總書記一年內三次對神寧項目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視察項目建設現場時,發出了“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泰州百萬千瓦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指標全球最優,總書記兩次參觀展覽,給予高度評價,做出“煤電是件大事,一定要搞好”的重要指示。習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重要指示是國家能源集團的巨大鼓舞,也是國家能源集團未來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多年來,國家能源集團堅持依靠創新驅動,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屢獲殊榮。煤制油品/烯烴大型現代煤化工成套技術、神東現代化礦區建設與生產、60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等3項技術,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離子體無燃油點火、礦井地下水的分布式利用等4項技術,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煙氣催化脫硝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智能煤礦建設、大型超超臨界機組自動化等24項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型燃煤電站大氣污染物近零排放等127項技術,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目前,集團公司擁有授權專利7738件,其中,發明專利1769件、國際專利79件;主持和參與制定的“火電廠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等14項國家標準及2項行業標準已正式發布實施。
十二五”以來,集團公司累計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86項,其中,2016年國家科技體制改革以來,牽頭承擔了燃煤電站超低排放、先進煤間接液化等10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在中央企業中名列前茅。大渡河公司、神東錦界煤礦、高安屯電廠分別在智慧企業、數字化煤礦和數字化電廠建設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這對于傳統能源行業來說,是一次革命性的變革。等離子點火、濕法脫硫和煙氣脫硝、火電DCS系統、風電機組等科技成果產業化成效顯著。銅銦鎵硒(CIGS)薄膜電池實驗室技術已實現產業化,轉換效率國際領先,初步形成集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組件生產、大規模地面電站建設和光伏建筑“五位一體”的產業體系。積極推動協同創新。牽頭成立“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探索形成中國特色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模式,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制定技術標準,促進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趕超世界一流水平。
近兩年來,集團各個板塊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有力支撐了產業發展。神東煤炭集團8.8米超大采高成套設備世界首創,采煤能力和效益世界第一。平莊煤業高地壓卸支耦合防沖技術填補國內空白。神新公司急傾斜煤層高效開采技術國際領先。大力開展裝備國產化研發,高效快速掘進系統、363噸重型卡車世界首創。神寶和北電公司加大土地復墾技術研究,礦區生態修復建設獲得地方政府高度認可。
國家能源集團率先發布智能發電建設指導意見,引領行業發展方向。江蘇泰州百萬千瓦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綜合指標世界最優。國華三河電廠燃煤電站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指標遠優于燃氣機組排放標準,總體技術國際領先。國電電力哈密大南湖煤電一體化項目高鈉煤燃燒優化技術、莊河電廠靈活性改造技術,神皖安慶電廠1000MW高效閉式循環水系統技術,甘肅范坪電廠“入廠、入爐、入帳”一體化燃料智能管控系統等先進技術的開發應用,提升了電廠清潔高效靈活運行水平。
龍源電力世界首創海上無過渡段單樁嵌巖技術和設備,填補了世界空白,顯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30%,建成全球首座高效低風速風電場和江蘇如東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大渡河公司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智慧化新技術,實現了梯級電站群庫壩安全智能管控、工程優質建設、水能高效利用和設備精益運維。
建成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年產400萬噸煤間接液化示范項目,實現滿負荷運行。煤直接液化項目生產特種油品,有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攻克了煤基壓塊活性炭生產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朔黃和神朔鐵路公司大軸重重載鐵路運輸技術、帶電自動過分相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引領了重載鐵路的發展方向。貨車狀態檢修成套技術、隧道機械化清篩技術,國內領先,降低檢修成本20%以上。
準能集團粉煤灰“一步酸溶法”提鋁技術取得重大突破,12.5萬噸/年氧化鋁工業化示范裝置獲批建設。國華電力公司自主研發2.5萬噸/天海水淡化裝置,首次走出國門,成功用于印尼爪哇7號項目。開發的35/70MPa加氫站控制技術在江蘇如皋商業化加氫站示范。銅銦鎵硒(CIGS)薄膜電池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22%,國際領先,初步形成集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組件生產、大規模地面電站建設和光伏建筑“五位一體”的產業體系。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形成科技環保產業集群:聯合動力自主開發的高效低風速風機性能國際先進,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國電智深DCS系統成功應用于泰州電廠二次再熱、600MW循環流化床等國際首臺套機組,市場占有率國內領先;朗新明公司的全膜法低能耗電廠廢水“零排放”技術,在漢川和滎陽電廠成功應用。電科院的火電機組余熱梯級利用技術在濮陽、榆次等電廠成功實施,技術水平國內領先。
˙˙˙˙˙˙?
作為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國家能源安全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國家能源集團正在以高層次科技平臺建設為抓手,以激勵機制和研發模式創新為動力,以重大工程建設和技術升級為依托,以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和應用技術集成創新為重點,促進價值創造、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引領和促進現代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讓我們共同期待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不斷呈現吧!

責任編輯:仁德財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