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步入穩步發展期 各大企業爭相入局技術創新成為核心競爭力
近日,華能江蘇如東八仙角海上風電項目順利完成試運行,全面進入商業運營階段。這不僅是該集團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亞洲已建成的裝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事實上,該項目只是我國海上風電
近日,華能江蘇如東八仙角海上風電項目順利完成試運行,全面進入商業運營階段。這不僅是該集團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亞洲已建成的裝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事實上,該項目只是我國海上風電提速的一個縮影,記者從剛剛落下帷幕的2017北京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獲悉,2016年我國已成為全球風電新增并網容量第一大國,新增并網容量占全球總量的37%。其中,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已經占據全球市場總量的30.2%,市場活躍度顯著提高。
產業發展風口已至
我國海上風電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憑借海上風資源的穩定性和大發電功率的特點迅速發展。據全球風能理事會早前發布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221.9萬千瓦,我國海上風電裝機量占全球裝機量的11%,取代了丹麥,躍居全球第三。
正因海上風電未來可觀的市場規模和明朗的發展前景,目前眾多能源集團也開始進入該領域,以期提前鎖定優質風電站點,并積累早期開發經驗。
三峽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畢亞雄在風能大會上透露,目前集團已經將新能源業務視為第二主業,特別是將海上風電作為新能源業務的戰略核心進行布局。
“目前三峽集團在我國沿海已經獲得了超過11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資源,已經在響水建成了20萬千瓦的項目,是國內繼東海大橋后第二個商業化的海上風電項目。以三峽、龍源等大型能源集團為主導,多個海上風電項目正在推進。據從事海上風電項目吊裝的相關業內人士預計,從吊裝訂單來看,2018年還將有超過15個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吊裝。”在畢亞雄看來,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大勢所趨。目前國內的海上風電政策支持力度在加大,國際經驗也表明海上風電的經濟性是可以預期的。集團公司提出海上風電的引領戰略,將海上風電作為集團公司新能源的業務戰略和核心并加速布局,未來將按照輻射兩端、布局全國的思路進行布局,與此同時加強資源儲備,推進規模化集中連片開發。
“互聯網+”海上風電大有可為
除了傳統開發商,包括金風科技在內的多家風電企業也攜最新產品亮相本次風能大會,向市場和同行展示了在海上風電領域所取得的最新進展。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展會上金風科技就重磅推出了新一代海上大兆瓦產品———GW6.X平臺及整體解決方案,這也標著這我國大容量風機開發技術正趨于成熟,正在開啟商業化應用時代。
據悉,GW6.X平臺采用全球海上市場主流的直驅永磁技術路線,并且是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風機產品,額定上網功率為6.45~6.7兆瓦,可搭載154米、164米、171米規格大葉輪直徑,具有極強的發電能力、可靠性和經濟性。
“金風科技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帶動行業發展進步。該平臺的推出,將以創新產品和技術促使海上風電度電成本合理持續下降,有力帶動中國海上風電規模化發展。”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在發布會上如是說。
除金風科技外,明陽智能也在此次展會上重磅推出了其最新MySE半直驅海陸大風機新品。該公司執行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張啟應表示,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雖然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但想要從風電大國躋身風電強國,關鍵是要在海上風電技術上有所突破,其中的核心就是抗臺技術。
“明陽智能作為海邊成長的風電企業,研發的產品不僅具有天生的抗臺基因,還以航空級的高可靠性為品質要求,在設計之初就注入了航空產品的設計理念。”張啟應在發布會上介紹,此次集團推出的新機型在海上和陸上低風速區域均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們推出的MySE5.5—155機組,專門針對中國海況低風速臺風定制化設計,這款機組實際的葉輪直徑是158米,在目前同級別抗臺風機組中是葉輪直徑最大的。對于海上來說,不僅能抗臺風,而且大葉輪直徑能有效地提升發電量。對于粵東地區,大家知道該地區整個海上平均風速很低,大概是在7米5左右,用我們這款5.5-155的機組,可以實現年等效滿發小時數超過2800小時,這樣就大大地提升了海上低風速開發的經濟性。”張啟應在會上透露,目前明陽智能抗臺機組已遍布中國臺風地區,結合大數據平臺,明陽智能正在探索臺風地區風能開發的規律。同時,通過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明陽已經找到了臺風區域風能利用的“鑰匙”。
此外,記者從會上獲悉,早前備受業界關注的浮動式海上風電技術也有了新的進展。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有限公司總體室主任許移慶在會上透露,我國首個海上浮動式風電示范項目將計劃于2019年動工。據悉,該項目早在2015年就開始籌建,建設地點位于我國東海海域,但因我國海上環境與國外存在差異,目前具體的建設方案正在進一步制定當中,上海電氣也將參與建設中國第一個海上漂浮式的風電示范項目,以達到推動我國海上風電技術進步的目的。
目前仍有多重發展屏障亟待突破
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前景雖然值得期待,但與會專家同時坦言,我國海上風電項目建設仍面對諸多挑戰,在勘測設計、建設管理、運行維護、技術創新等方面都不太成熟。
金風科技總工程師翟恩地對此深有感觸。在翟恩地看來,我國海上風電建設面臨的困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國擁有18000千米長的海岸線,國家在海上資源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劃,但是我國北到大連莊河,南到福建,甚至到廣西,風資源和地質狀況分布非常不一。針對這些不同的風資源狀況,不同的海床海況,如何選風機、定機型和葉輪直徑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其次,目前用海面積越來越受限,針對上述情況,如果風機布置非常緊密,尾流就很大,對風機也有疲勞載荷的影響,這是整機制造商,包括開發商所面臨的痛點。
再次,海上風電是一個多學科耦合的行業,支撐結構需要空氣動力學、結構動力學、水動力學和土動力學,并不能照搬陸上風電的建設經驗。
“除上述瓶頸外,我國海況復雜,離岸距離影響大,運維成本高于陸上風電也是發展痛點。”翟恩地補充道。
與會人士也表達了和翟恩地類似的觀點。與會人士告訴記者,海上風電不僅建設成本高企,一旦出現問題維護成本更是難以想象,特別是一旦出現事故,企業將付出沉重代價。國外一些國家和裝備制造企業在海上風電發展初期都有過較為深刻的教訓。另外,海上風電是涉海工程,漁業、航道、船只、交通都有很多交叉,牽涉到用海功能區劃,應從國家和地方層面從規劃角度來進行高度整合。
鑒于此,畢亞雄在會上對產業未來發展提出了如下建議。
首先要進一步強化國家規劃對地區布局的指導作用。其次,國家和地方在研究制定政策過程中應符合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生產消費方式轉型的方向。再次,需要大力推進電源和電網間技術層面,以及產業鏈相關方之間的協同和協調。
最后,畢亞雄還在會上強烈呼吁需加強市場監管,按照規劃校準行業發展方向,監督產業各方各環節都要合規運行,以推動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