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不限電承諾直接影響企業申報積極性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的通知》,中國將正式啟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申報。《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和新疆兵團能源主管部門要在分析總結本地區風電開發建設經驗基礎上,結合本地區風能資源條件和風電產業新技術應用條件,組織各風電開發企業申報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遴選1-2個項目于6月30日前報備國家能源局。
根據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2020年,中國風電裝機目標達到2億千瓦,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依據2016年底公布的新能源上網標桿電價,2018年1月1日之后,Ⅰ-Ⅳ類資源區新核準建設的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40元、0.45元、0.49元、0.57元,比2016-2017年電價每千瓦時降低7分、5分、5分、3分。在政策層面,風電平價上網正在逐步趨近。
《通知》指出,近年來,中國風電開發利用技術不斷進步,應用規模持續擴大,經濟性顯著提升,部分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已具備了零補貼上網的技術條件。
“此次風電平價示范項目其實就是一個試點,關鍵在于通過這種方式找出風電平價上網的約束條件。同時也揭示哪些額外不必要成本,例如限電、亂收費等制約了風電的平價上網。”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分析指出,此外,開展試點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夠探索出實現風電平價上網的技術、管理等因素該如何改善、提高和創新。“當然,也給有信心的整機制造企業提供展示其機組先進性的平臺。”
具體而言,在項目規模上,《通知》明確,示范項目建設規模由各省(區、市)、新疆兵團能源主管部門商電網企業確定,不受年度規模指標的限制。對于風電紅色預警地區,要嚴格限定示范項目規模,風電平價上網示范的規模不超過10萬千瓦。示范項目的上網電價按當地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執行,相關發電量不核發綠色電力證書。
“《通知》鼓勵在全國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但首要目標肯定是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在這些區域,如果沒有棄風限電,許多項目基本具備零補貼上網的技術條件。所以這些區域的示范工作很有意義,不能因為出現紅色預警而將其排除在外。”秦海巖表示,只有多點示范,才能收到客觀效果。
“考慮到當地現實情況,《通知》對紅色預警區域的平價上網示范規模進行了嚴格限定,使示范項目不會對當地整體構成影響。”此外,卓創咨詢風電分析師馮海城也指出,在紅色預警區域建設示范項目,可以為解決棄風限電問題提供一些經驗,如加強本地消納、建設輸送電設施、構筑跨地區電網調峰網等。“這將為該地區消納剩余電力、緩解棄風現象,進一步實現2020年平價上網提供幫助。”
為此,在促進消納方面,《通知》也提出,為確保示范效果,電網企業要做好與示范項目配套的電網建設工作,確保配套電網送出工程與風電項目同步投產。項目建成后要及時與風電開發企業簽訂購售電合同,同時要充分挖掘系統消納潛力,優先滿足就近消納要求,確保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不限電。對于利用已有的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外送的示范項目,須由項目投資方落實好消納市場,并簽署購電協議后方可開工建設。
然而,對于“確保示范項目不限電”的規定,開發企業也有自己的擔憂。“關于全額保障收購、不限電的項目政策此前已經有很多,但是即便有白紙黑字的明文規定,在現實中限電的情況也難以避免。部分‘金太陽’項目、特許權招標項目的限電就是前車之鑒。”國內某知名風電開發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坦言,“不限電”的承諾能否兌現直接關乎企業申報示范項目的積極性。
的確,確保風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不限電是項目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的前提。秦海巖表示,棄風限電嚴重影響項目的收益水平,導致其嚴重虧損,被限電的項目無法測試出真實的技術能力和經濟競爭力。但另一方面,風電設備的技術先進性和運行可靠性是平價上網的基礎,示范項目的設備要保證平穩可靠運行,在關鍵技術參數上對行業要有引領性作用,在運維管理上要更高效。“這樣才能提升產業的運營管理水平和推動技術進步,最終達到全面實現平價上網的目標,從而使風電具備完全市場競爭能力。”
因此,《通知》也提出,相關技術單位和風電設備檢測認證機構要協助各省(區、市)、新疆兵團能源主管部門做好示范項目技術支持,確保風電平價上網示范的技術先進性和運行可靠性,滿足風電項目平價上網的技術經濟要求。必要時可以考慮將示范項目的運行情況及時向全社會公布。
針對此番示范項目申報,秦海巖也強調,“目前風電的平價上網僅僅是試點,是一個摸底的過程,離大規模地全面推廣尚有距離。”

責任編輯: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