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農產品邂逅互聯網,恰逢其時對接硬政策時!
國內農產品搭載B2B平臺自2013年來,發展勢頭十分迅猛,農業市場和電商結合的新模式開始席卷這個未被開墾過的藍海。至2015年全國有各類涉農電商超過3萬家,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500多億元。而往后發展,僅2016年1月至9月,農產品電商交易額突破1700億元。有專家預測,2017年全年的交易額有望達到5000億元。在農業部研究編制的《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到2020年,力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6萬億元,年均增長6%左右;休閑農業營業收入達到7000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而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800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40%左右,實現企業線上銷售普及率達到80%。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縱深發展,農產品已經成為電商公司關注的焦點,而城市化的不斷加劇,使得人們對農產品的網購需求越來越大,在其他電商產業趨于飽和的狀態下,農產品電商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也將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政府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推動農產品經濟進一步發展,有序推進農村經濟建設的步伐,提供了全面而科學的政策支持。
“ 互聯網+農業”供應鏈沖擊傳統模式政策引導至關重要
在傳統的供應鏈里,消費者一般會去菜市場或者超市購買農產品,而這種獲取農產品的渠道最大問題在于,過多的中間環節,導致流通費過高,甚至高過食材本身,最后流通到終端消費者手中,已經形成了多倍的利差,價格虛高。如配送物流成本高,農產品損耗大,產品形態相對單一,品牌程度低等一系列問題和不足。
于是,一種“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應運而生。它一端服務批發商和采購商,一端服務農民和產地,通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以及線上線下的綜合互動,幫助產地農產品產銷對接,緩解農產品交易難和賣價低等傳統難題。可以說,這種模式是農業領域進行突破和實踐的重要運營模式,具有規模大、機會多、供應鏈上、中、下游業務區隔明顯等特點,是行業內外各B2B平臺爭相追逐的紅利點。
然而,經過經過最初的市場淘汰競爭,“互聯網+農業”的電商平臺也形成了比較明顯的不足:一是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二是上下游交易信息不對稱;三是產地與銷售地的倉儲配套設施不完善;四是運輸途中的冷鏈物流配送還未能滿足商家的需求;五是線下的大部分農產品交流向線上交易的過渡中難度較大;六是從事農業電商平臺的人才比較緊缺等。為此,國務院、質檢總局、商務部頒發一系列“互聯網+農業”的指導意見,為互聯網助力農業的轉型與升級提供了強大的后盾。
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
《意見》特別指出供應鏈的重要性,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整合有利資源,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一系列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以達到提高服務效率的目標。推進供應鏈的創新和應用,有利于整個產業的增效降本,更積極地構建完善而科學地供應鏈網。針對目前我們國家的供應鏈發展基礎薄弱、人才匱乏、治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還提出了保障措施,確保“互聯網+農業”的模式能在核心問題上予以解決并保持高效地運行。
二、質檢總局、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重要產品追溯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了重要產品追溯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任務等,提出到2020年,要覆蓋全面、重點突出、結構合理的重要產品追溯標準體系,并明確了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在農業經濟持續增長的提升階段,“互聯網+農業”的模式無疑將挖掘更巨大的市場,此時有效地開展追溯標準化的工作,將強有力地護航“互聯網+農業”模式的發展,并發揮和引領作用,實現有序的、標準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通過政策解讀,我們了解到,國家已明確提出把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的電子商務模式作為加快發展農業經濟的一個重要動力,一系列指導意見的頒布,將極大地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實現農業的生態化,并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互聯網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安全谷助力經濟杠桿
市場前景廣闊的農產品搭載互聯網模式本身具有規模大、機會多、風險小等特點,它所表現的爆發力有目共睹,此番有政策指引在前,傳統農業企業或互聯網大佬企業也紛紛布局農業電商B2B領域,一些新晉的創業型企業更是如雨后春筍般迸發出來,使得“互聯網+農業”的模式發展迅猛。然而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淘沙下,幸存者以自身實力將繼續助推“互聯網+農業”轉化為經濟效益。
安全谷作為一家可追溯農業供應鏈的服務平臺,在拼殺中顯得尤為有特色。它以期聚合海量的農業種植戶,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各項資源,打通農產品可追溯流通的全過程,在確保農產品健康快速的運送到客戶手中同時,通過優化農產品品牌商、服務商、零售商等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協同能力,實現供銷精細化管理,推動行業向更透明、穩定的方向發展。
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大部分農產品個性化、差異性強,這導致它們的標準化程度明顯偏低,這對于新模式的規模型發展提出了嚴重的挑戰。更重要的是,交易信息在城市和農村之間、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供應商和分銷商之間都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很容易導致供需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這些都會影響到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針對于此,安全谷不僅搭建溯源體系,以平臺服務助力廣大農產和農企業加速產品流通,提升產品價值,提高產業收益;還以技術分析市場的反饋信息,在農資準備、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每一個環節,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為企業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實現科學管理。
目前,互聯網時代已經成為繼工業時代、電氣時代的第三次具有變革意義的時代,而農業電子商務尚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在物流設施的完善、網絡信息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環境的改善等方面作出努力,并通過這些元素協作成功對接互聯網,幫助傳統農業的轉型與升級,成為推動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一支有力杠桿。安全谷,作為“互聯網+農業”的市場主體之一,將更好地為“杠桿”而助力。

責任編輯:蔣桂云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探索大數據 區塊鏈實現與能源互聯網良好契合
2020-06-09區塊鏈,電力行業,能源互聯網 -
基于區塊鏈的含安全約束分布式電力交易方法
-
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調度的應用前景:提升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實時響應效率
2019-11-04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大數據產業園四處開花
2019-03-05大數據產業園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借力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建設六盤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數據,5G,電力,六盤水,物聯網 -
融媒體平臺建設及縣域融媒體平臺軟件系統
2019-04-03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