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人應該銘記這一段歷史!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于心的日子。抗日戰爭的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14年抗日戰爭的歲月,印刻著一道道日本侵略者對中國電力掠奪摧殘的傷痕,浸透著中國電力人拼死抗爭的血淚……
中國電力橫遭日寇摧殘劫掠
或毀于戰火、或被迫拆遷、或被日軍強占。戰爭打響,剛剛初興的中國電力橫遭浩劫。
從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中國大地開始,被占領地區的電力企業,就紛紛被強行兼并。早在東北淪陷時,日本侵略者就成立了“滿洲電業株式會社”(“滿電”),并很快壟斷了東北電力。
▲“滿電”大連支店
“七七事變”后,上海、南京、武漢等重要城市相繼淪陷。隨著戰局擴大,寧、滬、杭沿線的戚墅堰、南京下關等電廠相繼遭敵機轟炸,中國電力人的心血幾乎毀于一旦。
▲1936年的南京下關電廠。日軍侵占后,電廠被敵機轟炸受損嚴重,45名留在電廠堅持發電的工人慘遭日軍機槍掃射致死。
上海楊浦樹、閘北、浦東等電廠,鎮江大照、武進、嘉興等電氣公司的發電設備、輸電桿線等電力設備設施因來不及拆走,均被日軍強行掠為軍用。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曾經的遠東第一大電廠——上海楊樹浦電廠被日軍占領。
成千上萬中國勞工在電力建設中
被日寇虐待致死
淪陷區的每一個“千瓦”和“千瓦時”,都飽含著中國人民的血和淚。
日本侵略者誘騙和強擄中國勞工在東北等淪陷區搞電力建設,為侵略戰爭服務的目的昭然若揭。僅豐滿電廠就有數千電力工人和10余萬勞工參與修建大壩。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遭受著非人的待遇。
▲豐滿水電站于1942年建成發電。圖為當年的建設工地。
他們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稍有怠慢就會遭到拳打腳踢,甚至被刺刀刺穿手掌。因為饑餓、疾病、工程事故等原因,成千上萬的中國勞工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遺體堆成了“萬人坑”。
▲豐滿水電站附近的孟家東山溝壑里,中國死難勞工白骨累累。
1939年(昭和14年)7月,月計78人,平均每天死亡2.6人
參加過豐滿電廠建設的日本工程師內田弘四回憶:“死亡者最高紀錄,。造成這么多人的死亡,我們向中國人民深表歉意。”
▲內田弘四回憶錄中記載內容。
遼寧境內34處“萬人坑”大多分布在撫順、本溪、阜新、北票、大石橋等地,其中一些就是日寇修建大型軍事設施和水電站時留下來的。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日本侵略者妄圖奴役中國電力企業為其服務。浦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童世亨拒絕和日本電力企業合作,主動停業。1946年8月,作為中國電力屆的唯一證人,童世亨的侄子童受民出現在東京軍事法庭,當場指控日本侵華的惡行。
▲東京軍事法庭。
中國人民奮起抗爭保護“電力火種”
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也是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爭取民族解放的歷史。為了保護電力火種,為了不讓電力成為日軍侵華的工具,先輩們拼盡了全力。
當時,關乎經濟命脈的大型電力企業基本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區等戰爭前線,怎樣才能盡可能減少損失?只能內遷!
▲1937年,沿海、沿江城市的電力企業紛紛向西南等地內遷。
1938年10月,日軍逼近武漢,當時全國規模較大電廠之一的漢口既濟水電公司的員工們冒著敵機轟炸掃射的危險,克服饑餓、疲勞、交通阻塞等各種困難,肩挑背扛、跋山涉水,將發電設備搬運到大后方的重慶。
▲既濟水電公司員工為躲避敵軍轟炸,修筑的防空洞。
部分來不及撤走的電力設備,只好就地炸毀……
▲被國民政府就地炸毀的武昌水電廠發電機轉子。
為解決后方缺電困難,1938~1939年,國民政府分別在西南、西北等地設立電廠。但終因海防失陷,海外訂購機組無法及時運進等原因,不少計劃被迫夭折。
▲1938年擴建投產的重慶大溪溝電廠,是當時西南地區第一大火電廠。
為了更有效地進行抗日戰爭,1941年,中共中央在延安閻店子創建發電廠,盡管發電功率只有3千瓦,卻將原有的幾十個無線電臺的聯絡范圍,一下子擴展到了國統區乃至蘇聯。
▲當時的無線電臺。
942年春天,劉伯承和鄧小平帶領八路軍129師的官兵,在河北省涉縣西北清漳河的赤岸村建起了一座10千瓦的發電站,供軍工和照明之用。赤岸村也因此成為中國北方地區最早通電的村莊之一。
▲劉伯承電廠的發電機。
至1945年,中國共產黨利用有限的資源,在全國解放區和大后方共籌建大小電廠30多個。
……
國運興,則電力興。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電力迎來了新生。如今的中國電力,發電裝機世界第一、電壓等級全球最高,大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特高壓和核電走出國門。
但——
歷史不會忘記,在日軍敵機的狂轟濫炸下,神州大地上一座座城市陷入黑暗;
歷史不會忘記,松花江畔令人膽寒的“萬人坑”,訴說侵略者的殘暴野蠻和累累罪行;
歷史不會忘記,民族存亡、國難當頭之時,中國電力人舍生忘死、奮力抗爭。
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珍惜中國電力來之不易的成績,更要繼續砥礪前行,自強不息。
中國加油,中國電力加油!
資料來自《國家電網》雜志、《百年電力》紀錄片、人民日報海外版;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
感謝:周繼軍
責任編輯:仁德財